當前位置:歐可小說_ > 曆史 > 大梁羽林郎 > 第5章 淮北交兵在線免費閱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梁羽林郎 第5章 淮北交兵在線免費閱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河北戰事處於關鍵時刻時,十二月初,淮水南岸的吳軍二十萬大軍舉兵北上。淮西軍五萬人由蔡州出發,北上攻擊潁州、亳州和陳州一線,威脅河南重鎮許昌;北府軍十萬人自壽春和鐘離出發,攻擊壽州、宿州、彭城一線;廣陵軍五萬人軍北上攻取海州配合北府軍合圍彭城。不足半月時間,淮北各州約十萬屯田軍皆無法抵擋,紛紛敗撤。十二月初,廣陵軍和北府軍十五萬人馬合圍彭城五萬守軍,淮西軍奪取潁州、亳州和陳州,梁軍三州潰軍退守許昌一帶。淮北戰事的發展趨勢大大超乎大梁朝堂的想象,吳軍的攻勢大大威脅後方的開封、新鄭、許昌等重鎮,通往後方的官道上被潰軍和難民堵塞。吳軍水師全體出動,除為前線大軍運輸輜重外,陸續分批將淮北三十萬百姓遷徙至淮南各地,作戰中所獲戰俘販賣至江南莊園為奴,所獲財貨跨過淮水運抵淮南和江南各地。

麵對淮北危局,大司馬宇文泰親自坐鎮開封,在十日內調動左右金吾衛和河南道數郡駐軍共計十萬人馬,計劃東進解彭城之圍。與此同時,襄陽邊軍東進奪取淮西重鎮蔡州;駐防青州的平盧軍南下彭城,伺機收複海州;正在河北後方魏州和博州一帶休整的左右威衛,三萬步騎主力迅速渡河南下收複潁州、亳州和陳州等地。

十一月底,北府軍八萬精銳,深溝高壘隔絕彭城內外聯絡,為儲存北府軍戰力。事先從淮南和江南各地抽調的十五萬攻城步卒日夜攻城不止。彭城諸軍由龍武軍主將周亞夫統一指揮,在吳軍十萬大軍的猛攻下,包括龍武軍在內的五萬彭城守軍傷亡慘重,城池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廣陵軍五萬人馬分兵固守彭城外圍諸鎮,攔截來自東麵和北麵的梁軍。

十二月初,淮北大戰正式進入**,左右威衛擊潰淮西軍,先後收複陳州和亳州一線,淮西軍被斬殺萬餘士卒自相踐踏,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收攏潰兵於陳州防守;廣陵軍和北府軍聯手重創左右屯衛和平盧軍,梁軍遺屍萬具丟棄糧草輜重後撤回開封,吳軍取得大勝。

戰報從前線不斷傳來,讓大梁朝廷明白淮北戰事十分危急,一旦戰敗將動搖國本,梁章帝在反覆思量後被迫暫緩河北道戰事。

三個月時間,河北道戰場,梁軍與燕軍和契丹聯軍圍繞著幽州展開大戰,雙方各有成敗。

東線戰場,契丹八部十五萬騎兵相繼入關支援燕軍,神策軍和左右驍衛與契丹軍在通州展開血戰,神策軍主將蕭慶重傷不治而亡,神策軍副將王彥章接替指揮神策軍左右金吾衛損失高達四五萬人馬。為穩固東線,大將軍何進被迫先後派遣陳玄禮神武軍、何苗神捷軍等騎兵精銳參戰東線。契丹軍損失七八萬人馬後,因糧儘被迫退軍至平州就食。

中線戰場,梁軍在數月之間先後囤集二十萬步卒精銳,河北道南部諸郡為之一空,日夜不停猛攻幽州城,付出七八萬步卒的代價後,重創幽州守軍。幽州叛軍被迫出城派使者乞和,安敬堂除帝號歸順大梁,為節度使。

西線戰場,禁軍和左右屯衛與燕州軍展開騎兵野戰,左屯衛主將辛棄疾身先士卒拚死衝殺,擊潰燕州軍,燕軍悍將田承嗣、崔乾佑、李懷仙等被迫率殘部投降。燕州軍損失兩三萬騎兵精銳後被迫退回燕州。惶恐不安的史思明上表朝廷乞和,願歸順大梁,為節度使。

為解決淮北戰事,梁章帝釋出數道詔令至河北前線。梁軍禁軍和左右屯衛由尉遲迥統領迅速回防洛陽,神武軍星夜兼程南下,彙合左右屯衛共五萬人馬至開封接替平盧軍和左右金吾衛,以陳玄禮為首組成東路軍;左右驍衛和神策軍共五萬人由領軍統帥王彥章南下至蘭陵一帶組建北路軍。同時,梁章帝密令襄陽軍主將韓信領軍東進,伺機奪取蔡州,攻其側背以解危局。

定州城內議事廳,大將軍何進早已冇有當初的豪情壯誌,心情沉重地對著胞弟何苗說道:“就差一步,真的就差一步,幽州城就到手了。”何苗說道:“河北戰事持續數月,三十萬大軍連番苦戰損失七八萬人馬,雖然斬殺俘虜敵軍五萬人,但河北各地的糧秣輜重早已消耗一空,陛下和太子殿下真的無法堅持,大哥,我們以後還有機會。”數日後,從洛陽傳來詔令,大將軍何進加封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節製左右武衛、左右侯衛、神捷軍和河北駐軍,負責河北前線軍務。與此同時,來自洛陽的使者分彆到達幽州和燕州,加封史思明為盧龍節度使,節製易州、燕州、檀州;加封安敬堂為範陽節度使,節製幽州、薊州、營州和平州等地。

十一月,淮西軍主力在陳州與左右威衛展開數次血戰,淮西所轄蔡州、信陽和光州等地均空虛,蔡州僅有一萬守軍。十二月八日雪夜,襄陽將軍韓信領軍三千騎兵五千步卒由唐州出發,沿斥候探查好的路線夜行曉宿。數百裡的行軍路上,正值夜深天寒,風雪大作,旌旗為之而破裂,人馬凍死相繼於道。韓信治軍嚴格,平日裡寬待士卒,半年前的襄陽之戰讓襄陽軍上下信服。襄陽將軍韓信親率三千騎軍一路疾馳於深夜至蔡州西門外隱蔽待命,中軍的五千步卒由老成持重的副將李左車統領,奪取泌陽和銅山各要點,確保大軍後路安全。休整半夜後,淩晨時分,雪夜下的蔡州城西門從內部悄然打開,三千梁軍騎兵直接進城,直奔淮西將軍府。蔡州守軍由於連日大雪疏於防備,蔡州將軍吳元濟被斬殺,一萬守軍步卒被擊潰,淮西軍財貨積蓄均落入襄陽軍中。當日黃昏時分,李左車帶後繼步卒趕來接防蔡州。第二日,襄陽軍一萬騎兵四萬步卒雲集於蔡州城;第三日,襄陽軍兩位參將各帶五千步卒南渡淮水奪取信陽和光州等地;第四日,襄陽軍一萬騎兵兩萬步卒沿淮水兩岸東進壽春城;第七日,攻取淮南重鎮壽春,吳軍壽春駐軍不敵不敵撤至鐘離城。

十二月十日,彭城前線的北府軍大營,統帥檀道濟接到蔡州失守的戰報後,大驚失色道;“蔡州如此重要,淮西李希烈應該放頭虎,實在不行應該放條狗,居然放了一頭豬,一夜之間蔡州陷落。真的是要滿盤皆輸啊!”旁邊的副將勸道:“老將軍,我軍再猛攻幾日,彭城可下。梁軍的北路軍和東路軍還未到位,我們還可取勝”旁邊的數位將軍也在苦勸主帥繼續堅持,彭城就在眼前。檀道濟緩緩說道,“諸位,我軍苦戰彭城一月未下,梁軍援軍不斷抵達,遷延時日必會全軍覆冇。廣陵軍主將韋睿,廣陵郡三萬人馬立刻整軍南撤,經壽州渡淮水到鐘離。北府軍二十萬人馬分批次南撤壽州,傳信淮西李希烈迅速撤出陳州,前往壽州彙合。”十二月二日,南撤的廣陵軍在鐘離與襄陽軍主力展開血戰,副將李左車一萬人屯駐壽春。二十多萬糧草不繼傷病滿營的淮西軍和北府軍雲集於壽州城,南有淮水北有追兵,吳軍徹底陷入困局。

鐘離血戰數日後,遠道而來的廣陵軍頂住了以逸待勞襄陽軍的猛攻,穩定住局麵。主將韋睿身先士卒,廣陵軍以損失過半的代價於鐘離城外斬殺俘虜襄陽軍萬餘,襄陽軍被迫後退十裡紮營。

雲集宿州的吳軍主力得知鐘離戰事後,二十萬人馬分批從鐘離東側的淮水渡口南撤,壽州僅有三萬人馬斷後,吳軍抽調淮南道所有水師戰船、漁船和舢板接應。十二月下旬,鐘離城外被重創的襄陽軍迅速脫離與廣陵軍的接觸西撤,短短數日退出壽春、光州、信陽和蔡州等地。淮水北岸的梁軍數路合圍壽州,同時派出數萬騎兵攻取淮北渡口。十二月底,吳軍十五萬人馬潰退至淮水南岸,五萬斷後大軍和糧草輜重永遠留在北岸。為穩固淮北局麵,大司馬宇文泰加封淮北道行軍大總管,節製左右屯衛、左右金吾衛、神策軍和淮北各地駐軍,負責淮北前線軍務,與吳軍沿淮水對峙。

永寧六年冬,吳梁在淮北之地展開大戰,兩敗俱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