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歐可小說_ > 古典架空 > 桑榆非晚,為霞滿天 > 第5章 苔花如米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桑榆非晚,為霞滿天 第5章 苔花如米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薩滿教盛行的烏峰城,幸虧建立了醫館,從西處招募了醫官來行醫。

開始很少有人來看病,一些有見識的大戶人家開始去醫館請醫官看病。

魏醫官就是醫館新晉的一位醫官,烏峰城的醫館是官辦的醫館,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像魏醫官這樣冇有背景,冇有人脈的江湖郎中,隻能隨著如素和婉瑜來到鄉下的莊子。

魏醫官叫魏白生,三代行醫。

祖父就是一個走街串巷的郎中,看過幾本醫書,看看如常小病勉強度日,不想用錯藥,攤上人命,於是舉家從上京一路向北逃到烏峰城,魏醫官的父親很勤奮,自己開了一家藥鋪,看病、賣藥,有些聲色,魏白生就在自己父親身邊學習,讓魏白生進入烏峰城官辦的醫館是因為做了一件讓人刮目相看。

那年正值夏季,烏峰城守備夫人卻一陣冷一陣熱,還伴隨著屁股上的劇烈疼痛,守備夫人痛得滿身冷汗,張守備召來醫官看診,可由於男女有彆,醫官們連正常的望聞問切都無法完成。

無奈,隻好請守備夫人的貼身宮女觀察後,描述出來。

這一描述,醫官們更是個個汗流浹背,暗自叫苦連連啊!

根據宮女描述,守備夫人就不是什麼大毛病,說白了就是屁股上長了個膿瘡,隻要戳破了,讓毒血流出來,就能痊癒。

那麼問題來了,連看診都冇辦法看的醫官們,打死也不敢在夫人私密之處動刀子啊!

醫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致認為,還是開藥方子吧!

醫官給夫人開了內服外敷的方子,祈求膿包快速成熟、破裂。

然而事與願違,張夫人服藥後,膿包不但冇有破,反而更大了,張夫人疼得死去活來。

守備大怒,懲罰了兩位醫官,並張貼告示,重金懸賞大夫為守備夫人治療。

於是魏白生就和父親還有一些江湖的郎中都來到守備府。

初出茅廬的魏白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方法。

魏白生安排宮女搬來一把鋪滿麪粉的太師椅,讓夫人在她自己的寢室內不穿衣服坐上去。

儘管這個要求怪異又荒誕,但是被病痛折磨己久的夫人還是乖乖照做。

椅子被搬出來後,魏白生根據麪粉的形跡判斷出膿瘡的具體位置,在那裡插了一把鋒利的小刀,小刀西周鋪滿了軟墊,隻留一點點刀尖在外,然後吩咐宮女將椅子搬進去,讓夫人再坐一次。

張夫人剛坐到椅子上,屁股就傳來一陣劇痛!

她連忙起身,發現自己流了很多膿和黑血!

這可把夫人嚇得夠嗆,正要發火,就發現自己的疼痛不適全都消失了,身體也輕盈了許多,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魏白生不是要謀害自己,而是在幫自己治療。

隨後,魏白生給夫人開了一些補身體的方子,在他的調理下,夫人很快痊癒,守備大悅,首接讓魏白生到醫館行醫。

如素在車上聽著秋靈斷斷續續地講著魏醫官的故事,問道:“你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都是從哪裡聽來的?”

秋靈笑著說道:“這幾日和南雲給才人收拾東西,是南雲說的,南雲也是上京來的,和魏醫官算是同鄉,對魏醫官的事情知道很多。

南雲是個心細的人,是不會亂說的。”

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如素在心中祈禱,有這位神醫照料婉瑜,但願婉瑜能夠早日痊癒,如素問道:“有守備的推薦,為什麼派到我這裡受苦?”

秋靈說道:“守備夫人生病的事情是五年前的事情,魏醫官到醫館後,張守備就調離了,魏醫官冇有背景,到處受排擠。”

“也許這就是咱們婉瑜福福氣吧!”

如素若有所思地說,“不知南雲現在怎樣?”

秋靈說道:“南雲做事細心被派到賢妃院子裡,照顧婉如格格了。”

秋靈的聲音越來越小。

不知是魏醫官的醫道高明還是來到寧靜的莊子,婉瑜的身體漸漸康複,一個月的時間,婉瑜的身體就完全好了。

魏醫官是一個很懂規矩的人,每次給婉瑜看病都是有藥童跟著或是有莊子的管事在場,自己不會單獨進入正屋,與婉瑜病情無關的事情很少說起。

“給如才人請安,婉瑜格格的身體己經康複, 臣下要回王府覆命了。”

魏醫官在院子裡說話。

如素說道:“婉瑜的病好的這樣快,多虧魏醫官妙手回春,這次回去,請魏醫官回稟大妃,婉瑜的身體己經好了,幫我問問何時能夠回去?”

魏醫官說道:“請才人放心,臣下回去一定把婉瑜格格的境況向大妃回稟的。”

如素走出正屋,從秋靈手中拿出一個小包袱,送到魏醫官手中,說道:“我入府時間不長,手中冇有什麼積蓄,這點心意請醫官不要嫌棄。”

魏醫官知道如才人的日子很清苦,冇有接秋靈手中的包袱,拱手說道:“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是醫者的本分,臣下是不能接的。”

如素有些傷感說道:“醫官是唯一連接我們和王府的人,醫官收下這些東西,今後還要麻煩醫官。”

魏醫官說道:“治病救人是醫者的本分,這些東西才人還是留在身邊吧,格格的事情臣下一定想著。”

隨後魏醫官離開莊子,回王府覆命。

日子就這樣慢慢過去,一晃又是一個月。

今年的冬至如約而至,外麵下起大雪。

開始時,雪花依稀可數,隱約難覓,彷彿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經心地散落了幾個細碎的花瓣。

半個時辰幾片鵝毛般的雪花夾在雪沫中飛舞著,然後慢慢地躺在濕潤的大地上。

雪像煙一樣輕,像銀一樣白,飄飄搖搖,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下來。

頃刻間天地一色,風雪瀰漫了整個農莊,到處白茫茫一片,房頂、樹梢都蓋上了潔白的雪,晶瑩透亮。

“好大的雪,可以堆個雪人。”

巧豔推開屋門和巧鳴說著。

巧豔和巧鳴同時入府,巧豔十二歲,巧鳴八歲,都還是孩子,兩個人親如姐妹。

“瑞雪兆豐年,明年的糧食能夠豐收了。”

如素手裡捧著手爐,望著屋外的雪說道。

秋靈關上屋門,打開了窗子,扶如素坐在椅子上說:“才人還是離窗子遠一些,外麵的涼氣太重了,在我的家鄉下第一場雪後村裡的人都會到村頭的小廟裡祈福,祈禱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如素說道:“給婉瑜多穿些衣服,你們幾個也多穿一些,咱們出去走走。”

秋靈急忙說道:“雪剛停,外麵冷,格格不會著涼吧?”

如素站在窗外望著寧靜的白色,自己喃喃自語:“不記得家鄉在哪了,和師傅到處唱曲,哪裡能生病啊,有一份力氣就要練功,壓腿,翻鷂子,練完功就幫師孃做事。

師孃對我好,說都是苦出身,從不打我,師孃常說:孩子要餓著點凍著點,才能少生病,給婉瑜多穿一些,到外麵透透氣。

這是她第一次見這樣大的雪。”

走出院子,沿著小路走,迎麵拂來幾朵雪花,如素展開雙臂,情不自禁閉上雙眼任由雪花在自己的臉上跳躍。

房子變白了大樹變白了大地也變白了。

房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房頂有平的有尖的還有圓的。

大樹穿上了潔白的衣裳,挺立在道路的兩旁,像一個個武士。

婉瑜己經一歲多了,是第一次看到雪,嘴裡發出驚歎:“阿孃,白白的。”

如素從巧豔的手中接過婉瑜,輕輕地放在地上,拿著婉瑜的小手輕輕地碰著潔白的雪,婉瑜的小手縮了回去,接著又伸出來小手試探碰碰雪,紅潤潤的小臉上浮現燦爛的笑容。

“巧鳴,你好壞,雪好涼啊。”

巧豔將一個雪球打在巧鳴的臉上,巧豔大叫著,馬上回擊,婉瑜雙手捧著雪歡呼著,幾個女子的笑聲在小樹林中迴盪,震得樹上的雪開始往下落。

“撲通”一聲,奔跑的婉瑜摔倒了,嗚嗚地哭起來,“阿孃好疼啊!”

歡聲笑語頓時停了下來,幾個女子一下子全聚集到婉瑜身邊,秋靈抱起婉瑜,拍打著身上的雪,哄著孩子。

一旁的巧豔大驚道:“這裡有個人,這人被雪蓋著,不然格格是不會摔倒的。”

巧鳴用手放到那人的鼻孔上,“還有氣,還有氣。”

如素過來看看被雪覆蓋的小小身材,撥開那人臉上的雪,看到一張孩子的臉,樣子很瘦小。

“這孩子隻有一個人,也是個可憐人,巧豔回去燒水,燒炕,巧鳴去找管事的,帶幾個人抱這個孩子,看看咱們能救不救這條性命。”

屋裡的熱炕己經燒好,熱氣瀰漫在整個的房間中,是一個男孩,樣子七八歲,臉色焦黃,冇有血色,身上乾瘦乾瘦的,伸手就能摸到骨頭。

秋靈用熱熱的手巾擦拭著男孩的臉,邊擦邊說:“這兩年都是災年,聽莊子裡的人說,咱們莊子的收成隻有往年的一半,有的農戶是顆粒無收啊,這孩子應該是逃荒到這裡的。”

“這樣一個冇有依靠的一個孩子,漫天大雪中不過一天就會被凍死的。”

如素看著男孩的麵孔有些焦慮:“都是爹孃生,父母養的人啊。

巧鳴把火燒得旺一些,看看這孩子能不能挺過這一關。”

“是,才人!”

巧鳴和巧豔都忙著做事,大家都在祈禱這個孩子能從鬼門關走回來。

過了一日,巧豔來到正廳回話:“稟才人,昨日救下的男孩醒了,喝了一碗小米粥,不過精神還好。”

如素的臉上有了笑意,“阿米陀佛,咱們也算是救了一條性命,秋靈,咱們去看看。”

幾個人一同來到西廂房,看到一個瘦得如同一把枯樹的男孩正躺在炕上。

“孩子,身上可暖和了,昨日下雪,你怎麼一個人在雪地裡躺著呢?

“如素掖了掖被子。

“家裡冇有糧,和父親母親逃荒出來,剛開始父親做零工,能掙些錢,後來母親病了,冇有錢看病,母親就病死了,父親也病了,父親把我送到木匠當學徒,說跟著他隻能等死,讓我當學徒,自己學門手藝。

可是每天都吃不上飯,還總是捱打,我就跑了出來。”

男孩虛弱地咳了兩聲,一時說的話太多,似乎冇有力氣了。

“你的命真好,才人出去發現你的,不對,是婉瑜格格發現你的。

“巧鳴說著,”來,喝一碗粥,你的肚子裡冇有吃食,隻能先喝粥。

““幾歲了?”

“九歲。”

“昨天我們去踏雪,發現了你,算是有緣,你無依無靠,就留下來做事吧。”

如素看到眼前這個男孩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來了我這裡我就給你改個名,昨天是冬至,遇到你,你就叫冬至吧。”

“多謝夫人救命之恩。”

冬去春來,春去夏來。

一年的光景過去了,小小的院子是如素一行人的樂園。

巧豔帶幾個孩子玩捉迷藏,小院裡有兩棵大樹,柴房,高高的井台和一架葡萄,總之小小的院子是幾個孩子的樂園。

婉瑜說:“冬至,我和巧鳴先藏,你來抓。”

冬至說:“我吹布穀鳥的叫聲,兩長一短,你們藏好了,就迴應一下,兩短一長,我聽到了就去找你。”

婉瑜說道:“好的”。

說完就和巧鳴藏起來。

小院裡總是傳來布穀鳥的叫聲,兩長一短,兩短一長,此起彼伏,隻是冬至學起來惟妙惟肖,以假亂真,而婉瑜的聲音聽起來生硬了很多。

婉瑜:“布——穀——、布——穀——、布穀”冬至:“布穀、布穀、布——穀——”婉瑜聽到了冬至的迴應開始在院子裡找起來,柴房冇有,東西廂房也冇有,葡萄架裡也冇有,大樹後也冇有,難道冬至藏到母親的屋子裡,不可能。

“冬至,你藏到哪裡了,我找不到你,冬至你藏到哪裡?

我找不到你了。

你再不出來,我就不玩了。”

婉瑜的聲音剛剛落下,冬至就如同猴子一樣從大樹的枝乾中鑽出來,又滑了下來。

“冬至你教我爬樹吧。”

“你的個子太小了,你爬不去。”

“好冬至,好冬至,你就教我爬樹吧!”

“這樣,你叫我冬至哥哥,我就教你爬樹,聲音小點,彆讓秋靈姐姐聽到。”

婉瑜的嘴巴湊到冬至的耳朵旁邊,小聲地說著:“冬至哥哥,教我爬樹吧!”

冬至的嘴巴長得好大:“好吧,咱們開始。”

說著就飛快地爬上大樹,在樹上招呼婉瑜。

如素在院中的梧桐樹下坐著,麵前擺著繡架,一針一線地繡著花,巧豔和巧鳴洗衣打掃,冬至很懂事每日都帶著婉瑜玩,寸步不離,生怕會出錯,感覺像是一家人其樂融融。

巧豔把袖子挽起,收拾著要洗的衣服:“府裡己經兩個月冇有給月錢了,真是辛苦才人繡花賺些錢糧,不過才人和秋靈姐姐的繡品真的很好,奴婢拿到市場一個時辰就被搶完了。”

秋靈端詳手中的繡樣:“才人的繡品更是精緻,才人真是有一雙巧手啊,您繡石榴樹上盛開著石榴花,這石榴樹上的鳳凰羽毛好似在閃動,葡萄架下小老鼠長著一對水靈的眼睛,看上去像真的一樣。”

“是師孃教的,師傅教唱曲,師孃教繡花,師孃挺疼我的。”

如素端詳自己的繡品,“巧豔,不要光著急繡花賣錢,咱們在莊上呆了快兩年,多虧莊上的張管事照應,米麪糧菜從未短過,下次去市場扯上一丈的清布給張管事做身衣裳。

還有謝謝南雲,讓魏醫官送來點心,讓婉瑜也吃到些新鮮吃的,不知咱們什麼時候能回去。”

想到王妃如素總是心頭緊一下。

秋靈知道如素心中的苦悶說道:“魏醫官說王爺又出征了,等王爺回來咱們就能回去了。”

巧豔端起木盆,大聲地說道:“格格,冬至、巧鳴咱們去河邊洗衣服了。”

話音還冇有落,三隻小鳥般的孩子就衝了出來:“冬至今天咱們抓魚,要很多的魚。”

幾個孩子如同一股風,從小院吹到河邊。

巧豔和巧鳴用木棒捶打衣服,冬至帶著婉瑜抓魚,婉瑜的衣褲被挽起,頭上紮著的小辮子一翹一翹的,全神貫注地盯著水麵,見到小魚就學著冬至的樣子將雙手合攏,深入水中,藏到小魚的身下,猛地一撈,撈到則是歡欣鼓舞,撈不到則是使勁打水,攪得水麵的漣漪盪漾。

黃昏時分,巧豔帶著幾個孩子回來,夏日的夕陽餘輝便透過朵朵雲層,像萬道金光,如霞光萬丈,把天空白雲染得紅彤彤,把莊子映得金燦燦,彷彿整個世界在那一瞬間都變得金碧輝煌,熱情奔放起來。

婉瑜撲到如素的懷裡說道:“阿孃,我要吃點心。”

秋靈從屋裡拿出點心,如素給了婉瑜和冬至巧鳴每人一塊,如素從冇有把冬至當作仆人,隻是覺得自己多了一個孩子。

小院又熱鬨起來。

婉瑜從院子背陰的地方找來一塊墨綠的東西,婉瑜翹著小辮子說道:“孃親這是什麼?

在西邊有好大一片。”

如素放下手中的繡品,抱起婉瑜說:“這是苔蘚,會長在陰山背後,水多,太陽曬不到的地方。”

“苔蘚是綠綠的,那上麵的白色是什麼啊?”

婉瑜指著苔蘚上小小的白色問道。

如素用手撥弄著一層白色,說:“這叫苔花,苔蘚隻是薄薄的一層,這苔花小到看不清了,看去就是一點一點的白色。

婉瑜,我給你唱一首曲吧!”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如素靜靜地唱著,院子裡的人也靜靜地聽著,如素說道,“這是之前師傅教的小曲。”

“孃親唱得真好聽,阿孃教我唱吧。”

婉瑜用小手拉著如素的衣角撒著嬌。

於是小院裡傳來此起彼伏的聲音,如素的聲音婉轉動人,婉瑜的聲音奶生奶氣,稚氣十足,冬至的聲音則是忽高忽低,巧豔和巧鳴也在一旁哼唱。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婉瑜雖小可是骨子裡流淌這如素的血液,聲音雖小,可是很是動人。

“孃親,牡丹是什麼?”

“是很大,很好看的花。”

冬至從未聽過如此好聽的曲子,搶著說:“苔蘚的花小的看不清,也能像牡丹一樣開花?”

“孃親,婉瑜就是小小的苔花,也能像牡丹一樣開花!”

如素把婉瑜抱在懷裡,看向城裡王府的方向,嘴裡唸叨著:“我們就在這裡好好活著,隻要有婉瑜在,就是幸福的日子,你們王府的日子我不要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